继承就是提升

日期:2016/5/31 9:54:21 浏览量:

在文字的开始,首先与大家分享几条消息:

从2003年开始,韩国对“中国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还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005年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即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6年10月,在韩国林均泽所著的《韩国史》标记的地图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划入古代韩国版图。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

2006年10月,韩国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并被作为高丽医学而拚命向世界宣传推广,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韩国学者“考证”认为,神农氏和李时珍都是高丽人,于是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都当作自己的文化遗产。韩国称针灸是韩国的国粹;《朝鲜日报》报道了这个“发现”,并找到了个法国人作证,宣称要纠正世界人民的错误认识,把针灸还给韩国。

2006年10月,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建议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1月,韩国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印在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上,成为韩国的专利;于是,源于中国的地动仪变成了韩国文化的一部分。

2007年,韩国将“祭孔大典”正式提交了申请世界遗产。宣扬发源于中国“祭孔大典”是韩国的遗产。此外,韩国在国际上对祭孔的推广已经走在了前面,给国际社会造成孔子真的是韩国人的印象,最终目的是达到韩国才是亚洲文化的渊源所在,韩国文明哺育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文明。

除了众所周知的上述“文化侵占”外,大家若曾留意便可在网上查到更加叫人毛骨悚然的消息,越南把中国唐宋的“雅乐”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把中国“皮影戏”成功申报世界遗产;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欲将“灯谜”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蒙古国把属于蒙古族的“马头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柯尔克孜创造中海民族最长的诗歌已被吉尔吉斯斯坦成功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自20世纪以来将“插花”作为国粹极力推崇,其文化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而事实上中国才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源头……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的确有无数的文化瑰宝在世界舞台之中闪耀。当我们告诉孩子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文化传承千年的时候,可曾留意到我们一脉相传千年的民族骄傲和民族瑰宝,正在以肉眼可辨的速度飞快地遗失呢?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当李白变成了“韩国人”,当书法国画变成了日本艺术,当京剧被新闻报道已被世界上一个不起眼的“斯坦”申遗成功以后,在世界舞台上真正属于我们又本应属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又还会剩下什么呢?

网络科技飞速发展,这是一个假如你输在起跑线上就好像比人矮了不止一个脑袋的时代。网络游戏取代了跳格子、打沙包,补课取代了一切。数学英语,街舞钢琴,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就也要学什么,看着现在档期已被大大小小的补课班塞满的孩子们,笔者当真不止一次和同事感慨过,现在的孩子真累。

没错,数学和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街舞和钢琴或许会帮助孩子们敲开艺术殿堂的大门,但是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个问题呢?中国的水墨画有着不可比拟的厚重历史,中国的书法方块字更加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外国友人。

“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大力开展走出去战略,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极其显著的提升。近年,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实施出版‘走出去’战略,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提高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推出一批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出版物。”

继承便是提升,最好的东西其实一直都捏在我们自己手里,而我们又为何篇篇丢了这颗本就抱在怀里的西瓜,去找另一颗西瓜呢?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资料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黑龙江省百悦兰棠幼儿美术作品大赛 版权所有 xml